疯狂试爱

繁体版 简体版
疯狂试爱 > 哉乎矣 > 第15章 进京篇 第七

第15章 进京篇 第七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二月十六引试头场,众考生早早来到贡院外,元旬、元时兄弟与几名睢川同乡也随人群出来。天光才现,元旬使劲垫脚朝东望,只是怎么都不见应云手身影,心中更添不安。

元时劝哥哥道:“他素日岂是个好爽约的。这里这么多张脸,哪里就寻得出他来,放心,他肯来就肯考试,否则不白来一趟。你这时节心慌,于阿手毫无益处,反倒害你不能专注心思;将来被他知晓,岂不又害他自责,心思一时分散,也难专注考试,一下坑了两个。”

元旬听弟弟的话在理,自己也寻不出更好的办法,只好暗祷应云手顺利进城。一时贡院大门徐徐打开,内中各种流程与睢川府解试一般无二,只是更为严格,至此,元旬一门心思都在考试上,暂时忘却应云手。

终于头场考试结束,应云手早早出贡院,想着元家兄弟一向比自己稳妥,必是走在后面,因此一直在门口逡巡等候,时时眺望,从人群中分辨熟悉容貌,未敢松懈。自他五岁入学堂结识元家兄弟至今,好友间从未分开如此之久,加之应云手的年岁最小,又是独自住在外面,心中总是难安,今日不论早晚,势必要见一见元家兄弟。正等得无聊,忽看到一个身影分作两个并排结伴而出,应云手朝着他俩使劲挥挥手臂,开心迎上去。

元家兄弟见到应云手,看他面上轻松便知考试顺利,也放下一颗心。元时率先问道:“进贡院前我俩一直在人群里寻你,怎么都不见你的身影,尤其大旬始终惦记着你,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
应云手不好意思,只是一味地笑:“我安顿好住处就把自己那头驴还了,之后再未赁脚力。今日考试,还是主人可怜我,非要将他的那头老驴送我代步,说要省下我的气力好考试。主家老人倒是一腔好心,可惜那老驴走路实在慢,性子又犟,我欲自己快走几步,又怕毛驴遗失,回去不好向主家交代。再说我若是赔他的驴,比起赁驴租房舍,价格不知高出几何,怕是路费都要折损里面,因此使劲拉着驴极尽赶路。我慌里慌张的赶在关门前一刻进去贡院,那时门外一个士子都没有,你们只怕早都进去落座,可向哪里寻我去。直到做第二题时,我这心还是突突直跳,今日一共五道考题,就这么被我好歹糊弄下来。大旬说得对,我怕是头一场就因着吃住小事折戟沉沙在此了。”

元旬忙安慰道:“这话说得早了,你既决定势必上京一搏,就莫要丧自己的锐气。终于一场考下来,咱们别在这里待着,看这大门我就紧张。你跟我俩回驿馆去,那边住着几个咱们睢川府的士子,大家又联络上住在外面的几位,在睢川时彼此都见过。趁着今晚心绪落定,成绩未出,大家好好聚上一聚,不许推脱。”

应云手欣然同意:“你俩先回驿馆休息,待我将这头驴送还主人家,折返回来寻你们去。”

除了元旬与元时,驿馆中还住了五个睢川士子,住在外面能联络上的七位,添上他兄弟与应云手,十五名士子中以应云手年纪最小,其次便是元家兄弟,最大的一名已五十七岁。十五人选了一处饭庄欢聚,席上那位五十多岁的士子拉住应云手不断端详,眸中满是羡慕:“好,真好啊,如此年轻,前途不可估。”

应云手惶恐,只道:“兄台谬赞,我惭愧实不敢受。其实我是咱们睢川这一榜上递送垫底的,论文章水平最差,忝与诸位兄台并列。”

那士子道:“管他榜首榜尾,不到最后一战,谁也难论输赢,尽兴发挥即可。我这样告诉你,是因着我也曾名列榜单名首,后来慢慢就成了笑话。我也曾逢当今登基大赦,当年增设一试,还有一回贡院失火,所有考卷付之一炬,大家重新来过,多少好事都被我遇着,可惜回回来,回回不能终试。多亏咱这一朝陛下仁德,凡七举不中,或是五十岁以上的,给予特奏名,可我还是愿与诸位后起之秀一同站在贡院之内,再试上一试,这一生的心愿也就了了。你觉得我向你卖弄资历,可我告诉你,我研究文法,研究辞令,研究历任考官的文章乃至诗簿,从中琢磨其喜好,运数不至,都是空忙。”说着就落下泪来。

应云手不知该如何安慰,只是低头不语。

那士子自己慨叹哀伤一回,抹抹脸上的眼泪,缓缓道:“我这些年的心得,都被我记载下来,全部带来京城,预备送与有缘人,我看你就很好,晚间回去驿馆,我全给你送过去。哦,对了,你住哪个房间啊?”

元时听闻急忙凑进来:“他在城外寻一清静雅居,不喜人打扰。我兄弟倒喜好热闹,就住在驿馆里,不妨替他代收下,回头转交。放心,我三个作伴长大,看他比自己的亲弟弟还亲呢,断不会截留他的东西。”

那士子“哦”一声:“原来如此。”也就不再说什么了。

应云手见元时替自己解围,内心惟有感激。

待到晚间席散,城门已闭,应云手不能出城,只好随元家兄弟去了他们的房间,三人挤在一起,勉强睡下。按照流程计算,当是第七日,即二月二十三日放榜,在榜者留下,预备二十四日贡院引试二场,榜上无名者便可收拾东西回家乡了。应云手心里没底,虽有元家兄弟极力挽留,可住在驿馆天天耳窍进出都是榜单、去留之言,害他坐卧难安,只好谢辞他兄弟,仍旧回去东城外的草棚中,与老者、老驴作伴去,反倒内心宁静。

二月二十三日放榜,榜单于辰正时分贴布在贡院外的墙上。辰时不到,贡院外、大门下就挤满了士子,大家争先恐后朝前拥,好似站在最前必定能上榜一般。待贡院大门打开,负责放榜张贴榜单的官员在前,身后跟着三名小吏,一个双臂搂定数大张卷成一个大卷的写满字的纸,一个拎着浆糊,另一从旁协助,四人非大声吆喝开路不能出门。那些士子,看到墙上贴了一张,皆伸长脖子观望一张,从右至左逐字查看,最前的忍不住指点戳戳,不少人小声嘟囔。上榜的,红纸黑字正楷写清姓名,后面小字注明其人年龄、乡贯,防止同名者错认。

但看底下士子,凡咧嘴欣喜的,必是榜上有名;凡摇头叹息的,便是自知不足,预备来年再战;更多的蹙眉张嘴,抻脖摇身,或是尚未找到自己的姓名,或是未找到却不置信,仍旧不死心的。元旬与元时此时的神色也不好看,夹在人群中,惟有吃力寻找。忽然,元旬猛一扯身边元时的袖子:“快看,有你。”

元时得意无比,内心霎时平复不少,口内却喃喃道:“那你呢,有没有?”过一时,他又扯元旬的衣服:“找到了!在这张上面,‘元旬,年廿二岁,睢川府望江县’。”

元时念一句,元旬低声道一句:“神仙保佑。”

元时又道:“第一关算是过了,我怎么一直未见阿手的名字,你找到没有?”

元旬见问直摇头。

元时咬唇道:“不妨,兴许看花眼了,再从头至尾找一遍。阿手的名字独特,不该错过。这个人怎么还没来,别又是被那头老驴耽误了,真真急死人。”

元旬不吭声,一时抬头一时俯身认真寻找起来,过一时骤然高声喊道:“找到了,原来在下面!我去找阿手去!”说着,也不问弟弟,转身奋力挤出人群,拔腿就跑。孰料应云手恰在这时赶到,只顾抬头看榜单,也不看路,两人几乎撞在一起。元旬看清对面人,顾不上说话,拉住应云手就把他往人群里面引领。

元时也不管哥哥,俯身看着应云手的姓名赫然在最末,不免笑道:“这运数也是独特,果然又是垫底的。”

应云手只觉得五脏都被挤得满肚腹乱跑,胸膛几被压榨出油来,终于穿过人群,在元时的指点下找到自己的姓名,盯住那行字“嘿嘿”直笑。

元时打趣道:“我倒要看看这运气跟你到几时,能不能带你入皇宫登金殿。”

玩笑归玩笑,去的好说,留下的却还有四场考试,场场不轻松。元时与元旬兄弟到底功力更为深厚扎实,每次成绩都在前面。他三个至此养成个奇怪的习惯,每至放榜,必先在前面寻元时,元时后面数名乃是数十名中必有元旬,找到元旬后,再向最末尾的几名中寻找应云手,此次不落空。

如是四场考试之后,三月十八乃第四场放榜之日,元时指着末尾的“应云手”三字,调侃道:“阿手,还有最后一回,赢的做官,穿官袍执玉圭,输的回家,挥锄钎执筹算。你看看这榜单上,除却咱三个,哪里还有‘睢川府’三字,我们同路而来,却未必同路而归,谁先回家,只在这最后一搏。”

应云手心底何尝不知,眼看着每一次放榜,身边士子就少些。听闻今年各地的举子七千,递送到省的三千多,连上京城本处逾四千人。这四千多人经过四场选拔,近乎五去其四,只剩不足千数,便是这些人中,最终一场三去其二,真正能留下的不越四百,勿怪元时说话决绝。

元旬亦道:“要不你还是回驿馆,咱三个好歹挤一晚上,明日千万不能迟到。”

应云手强笑道:“不必了,大家挤挤挨挨,谁也难睡眠,难道要明日上号房补觉去。再说,我在那片菜地里住得挺踏实,如今满畦菜蔬都已萌发,看着一地青葱,似往日情境再现,更添心中意气。曲先生都说我是‘意气有余,才气不足’,我就好好养一养意气,补一补才气的缺吧。”

说着,仍旧坦然与他兄弟作辞,一路向东走了。

待应云手走远,再听不见这边话语时,元旬好奇向元时道:“什么情境?咱们自小到大,几时去过菜地玩耍读书?”

元时只是摇头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